1. 尋日睇到一個財經KOL有個咁嘅說法,其實係DSE ECON MONETARY POLICY嘅「動聽版」描述,而美元跌至零亦都係barely impossible ,但呢個說法道出咗幣策一個學生需要知道嘅盲點
2. 美國政府喺經濟唔景氣時印銀紙,可以降準、降貼現率同買債,放咗啲錢出去令息跌,降低融資成本,谷返起投資與消費,然而水係唔可以無止境放,適時要收,否則通脹同貶值會好嚴重,收水其中一個方法就係賣美債
3. 財經KOL嘅說法就係美國政府要推冧股市令全球資金流返去買美債,完成一次全世界幫美國幣策埋單嘅cycle,因為如果冇人買用美金結算嘅美債,美金需求會低落,形成急速貶值漩渦,呢度俾同學學返幣策嘅盲點,雖然擴張性/收縮性幣策來來去去都係郁貼現率/最低儲蓄比率及買賣債,但佢哋嘅結果唔係我哋想像中咁非黑即白,例如:降準,但銀行堅持高額外儲備政策;降貼現率,但市場缺乏借貸需求;買債,但市場上的債券供應不足等,呢啲盲點都係DSE ECON難啲嘅題目會滲一滲去考學生嘅反向認知
4. 最後點解講美金幾近沒可能跌至零,直至今天美金仍是全球央行擁有最多的儲備貨幣,佔6成,而第2、3位已是佔2成嘅歐羅及佔半成的日yen,可說強弱懸殊太強,數返上一次儲備貨幣之首易主是第2次世界大戰後嘅英鎊,美金都用咗數以10年計爬頭,即使現在人們漸對美元霸權生厭,逐步更換資產配置,美金要急速由世界鎂光燈下的貨幣衰落,都不會是一時三刻的事情,簡易說之「大得不能倒」矣
財策、幣策 | 只消一堂訊號已收爆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