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今年唯一推薦嘅本地線議題,過去一年持續不斷嘅的士與網約車紛爭,可重點考核學生微觀Production相關嘅知識,同時政府潛在收牌、網約規範化迎自駕時代等亦能讓考官著墨喺財幣兩策要學生做debate
熱度⭐️⭐️⭐️⭐️⭐️
2022消費券、2024夜繽紛,具爭議性、課題跨展性強的本地議題絕對秤高一線
倘以考局T-6試前6個月前已完成考題修撰嘅邏輯,特朗普去年11月後勝選後一切關稅漣漪看怕要注意嘅係 2026 DSERS。但不要忽略拜登退休前都有發動一場關稅戰,中國2020年起憑藉電動車強勢於全球汽車銷量拾級而上,短短4年已屆撼動傳統汽車強國嘅交叉點,歐美土耳其祭出10-38%額外關稅制肘國產電車出海速度。
熱度⭐️⭐️⭐️⭐️
同樣是微觀宏觀相輝映嘅考題,一邊廂中國短時間內電車達規模效應是如何煉成?另邊廂關稅如何終局,都仿似做到2026關稅年嘅參考前哨
.
.
內房加經濟積弱,內地廣義貨幣M1、M2增幅背馳,反映資金寧泊岸低回報定息資產也不作實體投資,人行使出組合拳大招同時降準、降貼現率,再放寬第二套房辣招催谷借貸需求,消息一出當周港股勁升5000點。如果出呢類型題目考局focal point重macro,要考生比較財策幣策分野。
熱度⭐️⭐️⭐️
.
日YEN狂瀉令國內通脹織熱,去年經歷財長換代的日本毅然結束負利率政策、停止孳息率曲線控制(減少買債控息),一連串收水動作與國際間大水猛灌之態相映成趣。日本不加息致令通脹加劇、加息卻令重債中小企及政府融資成本高企,左右為難正好考核DSE考生應怎麼行🥹
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