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fael • April 19, 2025

【DSE ECON Elective 1神部署】 盤點E1 學生總係 「頭暈身㷫」的地方

MB同MR原來大不同﹖


1.學開Price taker嘅同學個世界MB等於MR,一學Monopoly Pricing會有啲衝擊,亦都真正明返MB同MR係兩個唔同概念🥹簡單啲講受價者冇得揀收咩價,市場得出價格共悉佢只能跟,所以客個MB同佢收嘅MR係一樣


2.相反壟斷者係可以揀價錢,落低一個價位就多一個客,但同時之前啲客都要同樣落價,所以收多一個客雖然個TR會擴大,但幅度會愈嚟愈細,愈嚟愈細呢個就係個MR


3.假設頭3個客分別肯俾$10、$9、$8,我剩係做一個客收$10,做兩個客要落價收$9,total 就$18、做3個客再落價收$8,total$24,做埋第2個客邊際收益得$18-10=8,做埋第3個客邊際收益得$$24-18=6,MR$10、$8、$6同MB$10、$9、$8,MR便走慢於MB


第二價歧(2nd Price Discrimination)點CAP EXTRA CS?


1. 喺唔同degree上嘅price discrimination,同學嘅理解都係流於片面,攞2nd degree做例子,「多買多折扣嘛,咁咪cap到consumer surplus囉」


2. 呢度出現兩個盲區,第一點解有人會大量買?第二個extra consumer surplus 喺邊吸返嚟?「哦多茄」🥹


舉例兩個客幫我買樽裝茶

第一個MB 10,9,8,7 

第二個MB 9,7,5,3


我原本劃一價格7蚊(MC)賣到6支,冇cap到嘅CS,👉🏻(10-7)(9-7)(8-7)(9-7)


價歧下同樣7蚊MC,我set單買9蚊支,32蚊4支,新制下第一個客會同我買全套,佢頭4粒MB加總34佢只要俾32所以會買;第2個客會買1支


第一個客,我食到每件$1 CS(8-7)總數$4

第二個客,我食到唯一一件$2 CS(9-7)


呢個例子解釋咗點解有人同你量購,同時點解雙價格做到食多啲CS,就係罰散買果個,同時迫量購買埋均價貴過MB果件


跟我學E1

停走冤枉路

作者: Rafael 2025 Apr 17
貿戰亂局 金融拆招﹖ 1.貿戰蘊釀兩周後,主旋律開始聽到中國拋售美債,即阿SIR之前講針對關稅戰,中國可轉打嘅金融戰,好多人唔明白美債價與債息嘅關係,一般而言,債券係定額利息,例如:面值$50000美債年息$2000,咁佢息率就係4% 2. 當美債被拋售,供求關係債價會跌,啱先果張5萬美債跌到4萬市價,佢個息仍舊係$2000,息率變相升至5%,呢樣嘢係美國政府驚嘅,因為市場上啲美債都5厘息,佢哋新發行用嚟債冚債嘅新美債就要更高息先有人肯買,對國債已抵37萬億嘅美國絕對係重拳,最壞嘅情況係各國對美債失去信心,咁之前所講美國一直靠BOP金融帳順差撐貿易帳逆差嘅故事會被end game 3. 呢個關DSE ECON課Ma咩事呢?Ma係準備用嚟買帶息資產嘅錢,息率預期係會影響Ma,公眾預期美債息跌,會加緊買現在較高息嘅已發行國債,Ma跌;但如公眾預期美債息升,之後仲有高息貨執,而家就會揸返Ma 4. 我哋學monetary policy 較偏重政府控制嘅Ms,有時會忽略Money demand side 對政策帶來嘅緩衝,考局就會take the chance
作者: Rafael 2025 Apr 3
對等關稅戰開打 瞬為DSE ECON 2026考試塑形 1. 有侵的一天,經濟學不愁沒有新題目,在亞洲大部分人睡得正酣之時,侵祭出對等關稅大招,項莊舞劍,旨在沛公,以現時關稅再加對等關稅計,中國在新稅制下將被徵收54%關稅,是縱合各國最多的 2. 以美國入口質易額度排序,首10國被徵收22.5-54%關稅不等,除了中國,關稅明顯對於新世界工廠-東南亞地區更為猛烈,近10年受惠中國人工成本上升而成製造大國的越南被徵收48.5%關稅,僅次於中國 3. 今次關稅最終收唔收抑或係咪咁收,侵一心以關稅製亂挾令大廠把製造業回流美國,而各國要擺脫全球化成本差異的紅利,走上發展自己具真正競爭優勢的產業,陣痛可能係進步的起點 4. DSE ECON 2026 都未去到考前6個月,兩支大樁已成形,除了國際貿易,關稅可伸延考核BOP、ADAS、GDP、Elective2等題目,再以本地多線寡頭壟斷被過江龍挑戰寶座作微觀陣地戰,中五同學盡早學熟所有課次,預留時間瘋狂操題 DSE ECON 2026 INTERNATIONAL TRADE 對等關稅對香港的啟示與影響 1. BAFS Paper 1第一課有學,美國係香港服務出口的最大夥伴,倘服務輸出同樣被徵收54%關稅,對本地專業服務輸出會造成嚴重打擊,寫字樓空置率會再拉升 2. 各地應對美國關稅可用自身貨幣政策緩衝,但港元與美元掛勾,缺乏幣策工具,同時吃盡人幣貶值及美元升值的苦頭,經濟將進一步走弱,資產價格受壓 3. 內地經濟走弱已嚴重影響本地經濟多年,額外34%關稅勢將壓低內地GDP增速,香港C、I、X都有走低風險,強港元令消費外流持續下,港經濟會雪上加霜 【DSE ECON 2026】 六國之滅 弊在賂秦 對抗對等關稅 如何打出有效真反制? 1. 特朗普滅貿赤,係有見美債吸引力大不如前,擔心貿赤大得不可控,而世界對美元資產又不賣帳的一天到臨,美元作穩若金湯嘅世界儲備貨幣地位就會易主 2. 今日無論邊一國提出嘅反制都係樹立更高嘅保護壁壘,呢個對於一心收細往來帳赤字嘅特朗普係起唔到作用,佢寧願貿易停,都不願債務無限擴大 3. 敵人怕嘅係美金冇人買,其實可以順水推舟連動各關稅受苦大國拋售美債,中日兩國為美債最大持有人,倘兩國共同發動美債拋售戰,美債息會飛升,以中日各掉手上半數美債計(5000億及8500億美債),孳息率會由現水平4.5%攀升至10% 5. 屆時儲局需印錢買回美債控息,美國再落入通脹猛漲,但實體經濟因貿戰、金融市場癱瘓而衰退嘅進退失據局面,更重要嘅係10厘息意味坐著36萬億國債嘅美國政府年度利息成本翻倍至3萬億美元,如此一來,侵的美債復興夢、儲局減息谷經濟、關稅代替國民收入稅等下一步棋通通被封殺 6. 大前題係六國論教曉你嘅團結,所以點解美國政府狂sell 早傾早享受,就係睇死談判桌上在坐各位都係_ _
作者: Rafael 2025 Apr 2
1. 繼美團用細單價輾壓Deliveroo後,京東亦加入寡頭壟斷搶市佔之列,挑戰香港市佔極集中的家電市場,它的首次有形展示都相當「搶口」,劍指本地零售一大痛點-租金高昂,橫幅廣告放旺角豐澤上方,步步進擊對手的戰意,適不適合本地市場便見仁見智 2. 傳統家電市場毛利不高,但比餐飲平台相對易做,原因餐飲平台要同時把控毛利極低的餐廳與人工成本不輕的騎手,相反家電市場不可控環節較少,「鍊數」靈活性較強,問題只是京東電商模式是否真的能省租,電商的租在運力或取貨點,而最近已有取貨點遭壓榨而「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在港能否複製內地模式似乎很多前人已證明是不可能的任務,畢竟蘇寧、國美也曾進入市場但下場如何是有目共睹的 3. 而京東的假想敵有著地產背景,要它輸只有一個可能,便是對家心淡離場。縱然如此,唯一扭轉局面的契機是徹底改變港人消費習慣,把毛利高的內地家電品牌「融入家中」,擺脫傳統國際家電品牌的Margin Squeeze,這固然是一盤大棋,但小米是做得到的 4. 這裡的經濟反思只有一個,與我們今年在餐飲、的士行業的結論一樣,香港本身產權擁有不均的結構令泛行業被租金壓抑得透不過氣來而犧牲了質素,全球一體化下比下去,本地客戶用腳投票境外消費。殘局下零售可行的棋步已不多,創意倒是其中一途,君不見一條金價值3千的手鍊倒了CHIKAWA模可賣9千大元? 本地零售業的《混沌中年時》,已屆不醒便死之時
Show More